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会不断的产生氨氮,这些氨氮NH3对水生动物一般都是有比较大的毒害作用。我们要做的就是控制氨氮的浓度。用过硫酸氢钾改底或者而通过固体过氧化氢增加水体的溶氧量(注意过碳酸钠慎用)的方式,可以有效的降低氨氮对鱼虾蟹的毒害作用。那么,氨氮在水产养殖中的的毒害作用机理是什么呢?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作详细解读。
NH3的氧化性强,水体溶氧越低,氨毒性也就越强,如果NH3浓度过高,能渗透水生动物体内,能破坏鱼虾蟹体内的血红蛋白和铜离子性质,对血液的载氧能力形成破坏,从而形成生理缺氧。
以养殖鱼类为例来说明。养殖鱼类的鳃不仅是呼吸器官,也是主要的排泄器官,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氨氮,大多通过鳃排出体外,当水体氨NH3含量高时,鱼类氨氮的排泄受阻,造成血液和鳃组织中的氨积累上升,呈现氨中毒。 鳃组织氨上升,将会受到损伤,降低其血液携氧能力以及增加鳃组织氧的消耗。血液中氨水平升高,致使血液pH上升,这对其酶促反应和膜的稳定性存在不利影响。
氨也具有较强的腐蚀性,先是侵袭粘膜组织,特别是鳃的表皮和肠粘膜,这些都是比较脆弱的器官;其次是神经系统,使鱼虾等水生动物的肝肾系统遭受破坏,引起体表及内脏充血、肌肉增生及出现肿瘤,严重的发生肝昏迷以致死亡。所以,即使低浓度的氨,长期存在水体中,也会腐蚀鱼虾的鳃组织器官,出现鳃小片弯曲、粘连或融合等现象。氨氮对鱼虾蟹的渗透压,呼吸组织黏膜等造成巨大破坏。
从以上的氨氮毒害作用机理,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,改底,增氧是水产养殖中多么重要的环节。如果。改底,增氧措施做得好,能形成比较良性的养殖循环,增加养殖产量。而如果改底,增氧做的不好,会形成有机质氨氮恶性循环,导致水产产量降低,鱼虾蟹死亡,甚至大面积死亡的情况产生。用真正的过硫酸氢钾和固体过氧化氢才能起到好的效果,假货或者用法不正确则适得其反。